据了解,杨坤是皖南医学院在校生第4例、安徽省第730例造血干细胞捐赠者,也是芜湖市从入库到初配时刻最短的造血干细胞捐赠者。
149毫升造血干细胞送往江苏
"在正式捐赠造血干细胞之前,我住了几天院,(4月2日)下午刚回到睡房。"杨坤告知大皖新闻记者,现在回想起这段时刻以来的阅历,他还有些难以置信。
2024年5月中旬,杨坤在一次献血活动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赠。"我在学医之前,就听说过造血干细胞捐赠,经过和自愿者之间的交流,最终决议挂号参与中华骨髓库,并上传了血液样本。"就这样,杨坤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赠自愿者。
之后,杨坤的学习和日子全部如常,直到2025年2月中旬,他接到了一个来自芜湖市红十字会的电话。
"我居然和一名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初配型成功了!"杨坤说,关于许多造血干细胞捐赠自愿者来说,或许一辈子都不会与别人配型成功,这个音讯让他既意外又激动。"对方在电话里告知我,与我配型成功的是一名江苏的8岁小男孩,患有白血病,我不必马上做决议,能够考虑考虑。"杨坤说,其时报考医学院校,便是本着治病救人的主意,再加上之后小男孩的病况呈现了恶化,他随即决议捐赠造血干细胞。
空气中多了些生机盎然的暖意
多了些将棉衣裤叠放进衣橱后
轻装上阵的清新
2013年夏天,高中刚刚结业的任双双站在医院的走廊里,手里攥着一张献血单,手指轻轻颤栗。母亲因病住院急需输血,作为直系亲属的她却因伤风服药无法献血。“其时觉得自己特别没用。”回忆起那个夏天,她仍有些呜咽。所幸手术顺畅,医护人员的专业与好心让她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软弱与温暖交错的力气。“假如将来有时机,我必定要帮到他人。”这个想法如同一颗种子,悄然埋入了她的心底。
2024年5月,在“献血车进校园”期间,杨坤深化了解造血干细胞捐赠相关常识后,决然挂号参加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赠自愿者。2025年寒假,杨坤接到芜湖市红十字会告诉,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造血干细胞初配型成功,他坚决果断表明自己乐意捐赠。在高分辩配型经过与体检合格后,杨坤严厉依照要求调整作息、加强锻炼,让自己坚持最佳身体状况。
3月27日,杨坤在“医路相髓”红十字自愿服务队自愿者的陪同下入住榜首隶属医院血液内科,接连5天承受打针发动剂打针,活跃合作医护人员做好收集造血干细胞前的预备。4月1日早上八点半开端收集造血干细胞,历时3小时,杨坤成功完成了149毫升造血干细胞捐赠。这些承载着生命期望的“火种”由自愿者敏捷接力送往患者地点医院,为患者敞开生命的新篇章。
“能用自己的力气抢救一条生命,是我觉得最有含义的事。”杨坤表明期望经过自己的举动,能鼓舞更多爱心人士参加中华骨髓库,为更多血液病患者带来生的期望。
据悉,杨坤已经是皖南医学院在校生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赠者。多年来,校园坚持将思政课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医学人文教育紧密结合,使“精医、尚德、务实、自强”的校训进一步具象化,增强思政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咱们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育全过程,大力宏扬医学人文精神,尽力培育有情怀、有大爱、有温度、有技艺‘德医双馨’的新时代医学生。”校园党委书记夏劲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