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考古开掘及研讨作业硕果累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文艺精品发明有“亮点”有“看头”,“文明皖军”守正立异展现新形象;非物质文明遗产维护传承融入今世日子,黄梅戏等传统文明与年青一代“双向奔赴”;文旅抢抓交融“新风口”,闯出高质量展开新路……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明传承展开座谈会上明显提出中华文明五个杰出特性,深化论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宣布“担负起新的文明任务”的年代强音。
一年来,安徽省深化学习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文明传承展开座谈会重要讲话精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明传承展开,深化文旅交融,推动文明强省建造再上新台阶。
游客在安徽楚文明博物馆里了解楚文明。(李鹏飞、骆先洋 摄)
守护好“中华文脉”
擦亮徽风皖韵“金手刺”
4月16日,“考古我国”重大项目初次发布武王墩一号墓阶段性开掘作用,确认武王墩墓是迄今为止经科学开掘的规划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杂乱的楚墓,也是现在国内初次见到的、结构清晰明确的九室楚墓,是楚国最高等级的丧葬礼制。
现在进入椁室内部开掘整理阶段,已提取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大墓主人根本锁定为楚考烈王,发现的青铜圆鼎有望成为迄今出土的东周时期口径最大的青铜镬鼎。
繁昌人字洞遗址出土的人工制品,可谓亚欧区域迄今最早的人类技能发明;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描写符号,成为研讨汉字来源的重要什物材料;皖南古铜矿及相关遗存的发现,凸显安徽在我国古代青铜文明展开进程中的共同位置……
据调查计算,现在安徽省具有不行移动的国保单位文物17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6个、国家前史文明名城7座、我国前史文明名镇11个、国际文明遗产3个。
“凌家滩被确定为中华文明‘古国年代’第一阶段标志性遗址。郎溪磨盘山遗址当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外,全省还具有我国传统村落469个,数量位居全国第7,具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安徽省文明和旅行厅党组书记、厅长周明洁表明,安徽前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复兴地,“担负新的文明任务,咱们将继续守护好‘中华文脉’,深化研讨阐释安徽地域文明价值内在,科学构建安徽地域文明标识系统,推动安徽优异传统文明发明性转化、立异性展开,不断增强安徽文明的归属感和软实力。”
2023年12月10日,“新年代 新徽班 新气候”精品剧目展演活动重要剧目——经典黄梅戏《女驸马》与北京观众碰头
文艺精品假势“出圈”
“文明皖军”守正立异展现新形象
2023年11月29日,“新年代 新徽班 新气候”精品剧目展演活动发动,8家院团、12部剧目,为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及省内部分城市的戏迷们送上了最具地方特征和年代风貌的文明盛宴。
“安徽省精品剧目展演,不仅是安徽戏曲作用的一次会集出现,并且是安徽戏曲展开的一个全新起点!”“230多年前,‘徽班进京’书写了我国艺术史上的富丽华章;现在,‘新徽班’博采众长、敢闯敢试、常演常新的精力,为今世我国艺术精力供给了名贵滋补,我国艺术方阵中安徽不行或缺。”多位专家在观看剧作后为安徽点赞。
话剧《炉火照六合》当选全国“新年代舞台艺术优异剧目展演”;歌剧《风雪大别山》获第五届我国歌剧节“优异剧目”;电视剧《县委大院》获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我国电视剧、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编剧(原创)3项大奖;民族歌剧《风雪大别山》荣获第5届我国歌剧节优异剧目奖;摄影家张崇岫荣获我国文联终身成就奖;省黄梅戏曲院国家一级艺人袁媛喜摘第31届我国戏曲梅花奖;青年歌唱家庄云龙取得第14届我国音乐金钟奖;22个项目当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赞助项目名单,创前史新高……新年代,“文明皖军”展现出微弱实力和簇新形象。
安徽池州《年戏池州傩》(魏宏祥摄)
这些作用,是安徽省厚实推动昌盛昌盛的文明强省建造的实践作用——依照动态办理、翻滚开发、继续打造的思路,安徽要点推动文学、戏曲、影视、网络文艺等发明出产,树立重大项目调度、发明方案证明等准则,施行戏曲发明孵化、舞台艺术发明扶持等方案,加强全程盯梢辅导,构成精品迭出的生动局势。
“在文艺精品发明中,安徽文艺作业者坚持以满意公民日益增加的夸姣日子需要为起点和落脚点,不断赋予中华优异传统文明新的年代内在和现代表达形式。”周明洁介绍,全省文艺作业者坚持艺术为公民,艺术惠公民,将文明大餐送给底层大众,“展开‘送戏’3700多场、举行‘村晚’1400余场,其间,黄山市南溪南村‘村晚’当选全国秋季‘村晚’主会场,六安市大湾村等地15场‘村晚’别离当选全国‘四季村晚’、新年‘村晚’演示展现点,遭到大众广泛好评。”
安徽全椒《正月十六走和平》(刘玉才摄)
文旅深度交融
绘就高质量展开新画卷
新年期间,在国家5A级旅行景区——八里河旅行区游客服务中心前,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颍上花鼓灯伴随着铿锵的节奏为各地观众送上新春的祝愿。夜幕降临后,大型水舞情形光影秀《颍上行》精彩演出,伴随着声、光、电以及舞蹈的彼此交融,为观众带来了激烈的视听冲击作用,展现出具有皖北特征的前史文明底蕴。
为加速推动加速建造高质量旅行强省,安徽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文明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展开优势,着力做好“人气旺、商场热、消费火”文旅交融大文章。
在立异产品业态方面,全省深化推动“旅行+”“+旅行”。在全国首先展开省级旅行景色道确定作业。继续展开“安徽消暑旅行休闲目的地”创立作业,立异打造气候特征产品。安排展开村庄旅行“421”举动,大力展开精品民宿、精品主题村、特征美食村等,施行“双微”进步举动,立异展开民宿创意设计大赛,打造皖江村庄旅行产品系统。
在进步质量上下功夫,在立异互动方法上做文章,带来的是旅行业提质增效、旅行经济蓬勃展开、品牌形象和影响的不断进步。一季度,全省招待国内游客2.2亿人次,完成旅行收入2258.2亿元,同比别离增加10.9%、19.8%,新年、清明假日招待游旅居全国前列,“五一”假日招待游客4974万人次、完成旅行收入272.8亿元、均创前史新高。1-4月,全省50家红色旅行经典景区累计招待游客240万人次,同比增加9.4%。
与此同时,凌家滩、明中都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对外开放,省美术馆、安徽楚文明博物馆等一批文明新地标的建成,文明遗产旅行、红色旅行、研学旅行等交融业态的不断展开,掀起了博物馆热、非遗热、国潮热,都展现了安徽不断丰富旅行业态,延伸工业链条,进步产品层次,推动文旅深度交融展开的生动实践。
4月26日,池州至黄山高速铁路(池黄高铁)正式注册运营,标志着大黄山区域又迎来了一条交通动脉。图为池黄高铁首发列车行进在涧河大桥上。(刘玉才摄)
“不仅在进步旅行快捷度上下功夫,还要树立健全以游客为中心的旅行服务质量点评系统,全过程、全链条进步旅行服务质量,进步服务满意度。要让优质服务成为最好的旅行产品,让越来越多的‘头回客’变‘回头客’。”周明洁表明,下一步,将大力推动文明旅行深度交融展开,全面施行高质量旅行强省“六大工程”,“做精产品、做足特征、做优服务、做好生态、做强工业,擦亮叫响‘夸姣安徽 迎客全国’品牌,进步旅行业中心竞争力和归纳效益,加速推动高质量旅行强省建造,为建造旅行强国奉献安徽力气。”(记者 陈怅然)